一、分阶段定目标,适配科目节奏
基础阶段(3-6 月):聚焦公共课打基础。数学过课本例题 + 基础讲义,掌握高数、线代(数学二免概率论)公式与定理,每周练 10-15 道基础题;英语背大纲高频词(每天 50-80 个),用真题阅读(2010 年前)练长难句分析,不纠结正确率;专业课过 1-2 遍参考教材,梳理框架(如文学类按 “朝代 - 流派 - 作家” 列思维导图),标记陌生知识点。
强化阶段(7-10 月):主攻提分与真题。数学刷《660 题》等习题集,分类突破高频考点(如高数极限、线代矩阵),每章整理错题本;英语用近 10 年真题,精读阅读(分析选项逻辑),开始练翻译与小作文(每周 1 篇);政治 8 月开始,刷《1000 题》单选 + 多选,结合网课理解马原、毛中特难点;专业课刷目标院校真题(近 5-8 年),总结高频考点(如自命题专业的论述题答题模板),统考专业按大纲刷统考真题。
冲刺阶段(11-12 月):模拟与查漏补缺。数学做真题套卷(每周 2-3 套),限时训练,复盘错题;英语背作文模板(大 / 小作文各 3-5 类),练新题型与完形;政治背肖四肖八分析题,刷时政模拟题;专业课回归教材与笔记,模拟考试(按考试时间答题),熟悉答题节奏,管理类专硕、艺术类等特殊专业,重点练联考套卷或手绘速度。

二、避坑提醒,提升效率
时间分配别失衡:别因数学难就每天花 5 小时(建议 3-4 小时),忽略英语(2-2.5 小时)、政治(后期 1.5-2 小时);专业课占分比高(如两门专业课 300 分),每天需留 3-4 小时。
拒绝 “假规划”:别只列 “本周学数学”,要细化到 “周一上午刷高数第三章例题,下午整理错题”,用打卡表记录完成情况,避免拖延。
特殊专业适配调整:管理类专硕 7 月后再开始也不晚,重点练联考真题与速度;艺术类每周留固定时间练手绘,避免后期手生。
若觉得自主规划难,可咨询考研集训营(13170887929),会按你的专业与基础定制规划,搭配针对性教学,帮你少走弯路。